登录  | 立即注册

游客您好!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

查看: 1586|回复: 0

“吴敬梓故居”20年内搬两处地方,知名专家撰文的石碑不见了?

[复制链接]

93

主题

93

帖子

3664

积分

知县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3664
发表于 2020-8-2 15:2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| 来自江苏
南京夫子庙桃叶渡附近,有一处 " 秦淮水亭 ",是吴敬梓纪念馆。最近,吴敬梓研究专家、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美林告诉记者,1997 年他曾应邀撰写了石碑,但这块碑莫名不见了
南京的吴敬梓纪念馆建于 1997 年,后变身茶馆、包子铺,2015 年又 " 搬家 "。为什么一个纪念馆位置变来变去,当时刻的石碑哪去了?
微信图片_20200802152624.jpg
△ 1997 年重建的 " 吴敬梓故居 " 现已成沿街店铺
知名专家撰文的石碑不见了
" 吴敬梓,皖人也。清雍正十一年 ( 1733 年 ) 二月举家自全椒迁居金陵,购置秦淮水亭以居,并于此撰成不朽杰作《儒林外史》。秦淮水亭为陈朝江总宅第遗址,位于淮青桥附近,极占风光之胜。唐人刘禹锡诗云‘池台竹树三亩余,至今人道江令宅’。宋时为段缝所得,诗人苏轼异常歆羡,有诗云‘若得与君连北巷,故应终老忘西川’。"
这是陈美林应邀撰写的《秦淮水亭重建记》石碑上的一段文字。最近出版的江苏文库研究编的《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 · 吴敬梓传》,作者是陈美林,他将这篇碑记的文字完整收入。
陈美林是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,长于明清小说研究,在《儒林外史》的研究领域是泰斗级人物。陈美林告诉记者,1997 年,经过十多年的呼吁,终于在秦淮河和青溪交汇处的淮青桥(今淮清桥)修建了秦淮水亭,对外开放。这篇碑文,就是他当时写的。
两处 " 吴敬梓故居 " 隔河相望
如今的秦淮水亭吴敬梓纪念馆,坐落在淮清桥不远处文正桥的对岸。两处 " 吴敬梓故居 ",分别是相隔十几年重修的,相距 200 米左右,隔秦淮河相望。
微信图片_20200802152629.jpg
△现在的吴敬梓纪念馆
现在的吴敬梓纪念馆占地不大,但也成为不少游人打卡的地方。现代快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,这座小院落门前是吴敬梓全身塑像,房屋正中悬挂着吴敬梓画像,两侧的房屋分别被布置成卧室和书房展陈。这处吴敬梓故居,是在 2015 年 4 月对外开放的。
微信图片_20200802152632.jpg
△吴敬梓雕像
几年前,曾有媒体报道," 吴敬梓故居 " 变身茶馆,长期大门紧闭,变身包子铺 ……7 月 29 日,现代快报记者对照之前的地点,在淮清桥附近、桃叶渡边找到了对应的位置。这里位于桃叶渡公园入口附近,坐落着一个螃蟹店,不过目前大门紧闭。
微信图片_20200802152635.jpg
△ 1997 年重建的 " 吴敬梓故居 " 现已成沿街店铺
吴敬梓的秦淮水亭,究竟应该在什么位置?陈美林通过考证得出,秦淮水亭位于青溪与秦淮汇流的淮清桥附近,是吴敬梓移家南京后购置的寓所,位于南朝文人江总的宅第遗址或附近,又有许多六朝名胜遗迹。
微信图片_20200802152639.jpg
△淮清桥
故居搬迁时,石碑可能已被拆掉
吴敬梓故居为何要搬到相距不过 200 米左右的地方?陈美林教授撰文的石碑哪去了?带着疑问,记者联系了秦淮区相关部门,截至记者发稿时,该部门未给出任何回复。
时任秦淮区文化局局长的高安宁告诉现代快报记者,陈美林教授所说的石碑,他曾经在上世纪 90 年代看到过," 是在墙上嵌了几块青石,刻着吴敬梓的文字介绍。" 高安宁说," 可能是吴敬梓故居搬迁的时候,那几块青石就被拆掉了。当时的展览形式和现在不一样,现在都是多媒体。"
微信图片_20200802152642.jpg
△秦淮河 桃叶渡
关于吴敬梓故居搬迁的原因,高安宁表示,有《地方志》记载,吴敬梓故居在东关头的河边,就是现在纪念馆的地方,并不是在原来的桃叶渡。" 桃叶渡是王献之和桃叶爱情故事的地方。而且在明清的时候,有文献记载,桃叶渡是个文化休闲的地方,有一些酒店、茶社。"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